中欧瑞博

您的位置: 首页 > 伟志思考 > 正文

伟志思考|该选择“专精特新”还是“核心资产”?投资中最困难的事之七如何才能成为先知先觉而非抄作业者

8月份的资本市场相较上月而言,走势与情绪得到一定的修复和反弹,但是市场的分化非常严重,中小市值公司的走势整体上显著强于蓝筹大盘股的走势,从几个指数来看,沪深300、中证800、万得全A八月份的涨幅分别为-0.12%、1.62%、3.22%,越是小市值的股票近期显著更强。同期瑞博基金的表现小幅上涨1.2%左右,跑赢沪深300没有跑赢万得全A。


在指数平稳的情况下,市场结构分化还是非常严重,新经济与景气周期上行的行业依然强势。消费、医药、互联网这类过往长期备受追捧的“核心资产”,近期跌跌不休,屡创新低。重仓这类资产的公私基金,最近再次成为“顶流”,不同的是从年初好评榜换为眼下的差评榜,才过了仅仅半年的时间,这种转化时间之短前所未见,再次印证了周期变短的新规律。相反,过往大家长期不受待见的钢铁、煤炭、航运今年大放异彩。再次说明没有一种投资策略可以躺赢,长期有效。


该选择“核心资产”还是“专精特新”?


经过持续几年的超额收益,拥抱“核心资产”策略到21年初,逐渐成为不少投资者的信仰。但是今年以来的中小市值公司的走势明显强于蓝筹股,这是很多投资者在年初时难以想象的。记得年初与卖方及买方同行交流时,不少人有一种共识:“未来投资应该变得更加容易,小市值公司一定会像港股市场一样被边缘化,500亿市值以下的公司都没有研究跟踪的价值,只需要聚焦研究投资核心资产就可以。”音犹在耳,今年的市场演变完全朝着当时共识的反面奔去。为何当时大家会有那样的共识?原因很简单,当其时,大市值蓝筹股在“核心资产”大旗的引领下,天天不断新高,而大多数的小市值公司不断新低。按照趋势外推模型,市场形成那样的共识就不奇怪了。


代表核心资产的“茅指数”今年高位至今回调幅度已经超过了24%,部分高位入局核心资产的投资人,目测眼下正处于中度套牢状态,该继续坚守还是及时卖出纠错?犹豫纠结中。


对于今年新经济赛道的火热与小盘股的走强,多数投资者是缺乏心理准备与研究储备,持仓中是缺少这些品种的。近期,一方面手里的蓝筹股持续在毁灭财富,另一方面眼睁睁看着各种自己之前没有研究、关注过的股票上涨图形完美,内心的痛苦与焦虑很是难受。其中一个原因是思想难以转变,明明大家都说未来是核心资产的时代,小票都会被边缘化,可为何实际的发展却事与愿违?


一些敏锐的卖方在近期权威人参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上找到了灵感,原来中小市值上涨也是有国家政策支持。有了国家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这个大逻辑,不少投资者从思想上没有之前那么抗拒中小市值公司,开始尝试着按照卖方给出的专精特新股票清单,研究挖掘小市值股票的投资机会了。当然,也会有不少手快的投资者先上车再研究。


多数投资者面对新经济热门赛道的一涨再涨与“专精特新”小公司的上涨,目前还是处于比较犹豫与纠结的状态。卖出套牢的核心资产,买入“专精特新”又怕中了埋伏,买在高位;不买嘛,短期内看着别的股票涨,手里股票跌,真是度日如年。该如何选择呢?这确实是一个不容易处理的考题,并且当下套在核心资产的部分投资者,有较大概率是半年前低位卖出小票去买核心资产的,现在就更难换回去了。


该如何解这道题,不同投资周期与风格的投资者的正确选项是不同的,没有统一答案。需要讨论完下面这个课题后可能才有答案。


投资中最困难的事之七

——如何才能成为先知先觉而非抄作业者


“核心资产”与“专精特新”初看上去泾渭分明,完全相反,但是穿透本质看两者都是一样的。两者的本质是:随着股票价格持续上涨和这一策略的财富效应凸显,越来越多投资者参与其中,逐渐被市场总结出来形成共识度与参与度都很高的一种投资策略(或者叫投资主题)这样的投资主题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推陈出新,有些投资主题是小主题,持续时间短影响面不大,短则三两天甚至一日游(比如自贸区政策、自由港概念、雄安概念、大湾区概念等等,现在还有谁去关心和参与他们?)。但也有一些投资主题有长期产业逻辑的支持,符合时代与技术发展的大趋势,这样的投资主题可以持续的时间会很长、影响面广、参与度高。比如90年代后期的互联网产业,去年最热门的消费医药核心资产,近一两年不断升温的新能源汽车、光伏、半导体等。这些有长期逻辑的投资策略(投资主题),持续时间可以达到数年之久,虹吸参与其中的投资者和资金可以达到很大的数量级,甚至不少投资者后期会对这种策略形成“信仰”。


该不该参与这些投资主题?这是因人而异的。索罗斯曾经说过一段名言:“世界经济史就是一部基于假象与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虽然我并不完全认同索罗斯的表述,但在对于多数基于主题投资逻辑参与的朋友来说,有类似的地方。


对于一个大的投资主题它的发展历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属于酝酿期,只有少数先知先觉的资金关注与参与。在新经济与成长赛道投资主题的先知先觉者一般是典型的成长型投资人,他们是基于产业趋势的逻辑,开始研究这一领域。当他们发现行业成长的确定性很高,空间很大,而大众还漠视这一领域,静态用价值股估值工具看估值很贵,但长期动态看很便宜的时候,敢于做逆行者逐渐买入。这一阶段往往股价不会大涨,出现企稳见底的迹象,由于有长期投资者介入,流通筹码逐渐减少,股价走势往往会强于大盘开始受到更多投资者的关注。


第二阶段属于共识逐步形成的发展阶段。当该产业逐渐按照先知先觉者的预期在发展,市场情绪开始逐渐升温时,这些有长期成长逻辑的行业与赛道很容易成为市场的共识与焦点。这时候,敏锐的卖方会加大推荐的力度,会有人开始提出“专精特新”“金砖五国”“核心资产”之类,简洁明了能够一句话就打动人的投资主题。这一主题的提出会吸引敏锐的机构开始关注和研究,看看是不是有长期的逻辑和足够的空间,如果这一阶段,认可逻辑与空间的投资者越来越多,那么这一投资主题就会逐渐升温。这一阶段,多数投资者对于这些领域的研究还是没有到位且将信将疑。但因为关注度的提升,参与资金的增加,股价往往会有很好的表现、持续走强。由于股价走强,公司业绩逐渐兑现支持长逻辑,这一投资主题进入无法证伪的黄金阶段,这一阶段参与进来的资金相当一部分属于趋势资金中的聪明钱,如果未来退潮能及时离场,还是有不错的收益率。


第三阶段是成熟与疯狂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投资主题已经深入人心,股价累计涨幅也很大了,关注度与参与度都越来越高,这一投资主题频频成为各类媒体的顶流报道。这一类型的基金开始受到热捧,代表性的明星基金经理的新产品往往当日秒光,老产品不得不限制申购。投资大众也纷纷以持仓中拥有这类股票和基金为荣。这一阶段往往是危机的酝酿阶段,这一阶段参与进来的资金多数属于后知后觉的买单者。成熟阶段过后的剧情,大家都比较清楚,我这里就不再赘述。成熟与疯狂阶段过后,被套其中的投资者往往会用公司质地优秀,大不了就长期投资。这一类心灵鸡汤来自我安慰。唉,每一轮剧本都是类似的….


在每一轮投资主题中,如何才能成为先知先觉的赢家,而非高位抄作业的输家呢?关键词有三个——“虚怀、专业性、独立性”。


首先,“虚怀”对于一名成功的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一个人无论再聪明,如果带着成见去研究一个新事物是不容易接纳的,更有甚者一些满杯心态的人连对新事物的研究都是拒绝的。对于一个从0到1的新生事物,刚开始时所用人都是不懂的。虚怀者才有可能成为研究清楚并及时拥抱它的赢家。对于满杯心态者,结果大概率是第一阶段看不起,第二阶段看不懂,第三阶段追不上。


其次,研究明白一个新领域,离不开专业能力。不少成名的老资历投资者嘴里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坚守能力圈”,我也非常认可这句话。但是坚守能力圈不等于停止学习新东西,能力圈是必须不断拓展的,就好比人生,从1岁到20岁到60岁,就是一个能力圈不断拓展的过程。如果停止学习和接受新知识,我们团队内部称之为“坐井观天”而非“坚守能力圈”。你对于没有研究明白的行业与公司暂时不参与投资是对的,拒绝学习新知识拓展能力圈,这是不可以接受的。但是人的时间和知识结构是有差异的,要让一位医药研究员去研究清楚半导体公司这是不科学和低效率的。因为我们团队有超过20位研究员和基金经理,各自坚持跟踪研究几个擅长的行业,通过团队合力的方式来做到专业性与拓展能力圈。


独立的见解源自于深入的研究与理解,只有我们真正理解了一个行业与公司,才能做到敢于坚持,做出与多数人不同的判断与选择。这是区别先知先觉者与抄作业者最根本之处,一名抄作业者,是不可能做出与大众相悖的判断与抉择。


回到上文关于专精特新小盘股与核心资产的讨论上,对于核心资产,从二月初见顶入熊后,调整幅度已经不浅,但是离底部可能还有一些空间。“专精特新”这一投资主题,我们认为目前还处于第二阶段,还没有达到高潮与疯狂的状态。因为每位投资者的投资周期与风格不同,是否参与以及如何参与?没有标准的答案,我们只能说,从中短期的角度看,“专精特新”的中小盘相对收益会更好一些。




近期投资策略

今年的市场开始回归理性了。之前只看赛道、公司定性,不理估值无脑买入的策略,近期开始为此前的不理性在买单了。市场回到“好公司还要给合适的价格”的理性状态。这种情况,对于专业投资者来说是有利的。


继续坚持新型牛市、分部牛市的投资策略,仓位区间保持在平衡偏上限的位置,继续坚持持有估值合理的优秀公司。适时减仓过热品种,调仓低估值行业和公司。


吴伟志

                                     2021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