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瑞博

您的位置: 首页 > 瑞博视角 > 正文

瑞博荐文|银监会掀起监管风暴  一个时代即将终结

郭树清履职中国银监会主席一个月有余,银监会近日接连发布监管文件,掀起影子银行监管风暴。

行业人士称,当前银行表外理财、同业等业务的隐形杠杆已经很高,且底层资产不明,而当前刚性兑付未打破、表内表外业务未真正隔离,一旦出现多个资管计划违约,金融体系或会出现“火烧连营”的情况,金融去杠杆是早晚的事。

分析师表示,这一系列监管文件的发布,正是“防风险、去杠杆”思路的进一步强化,标志着自2012年以来,以金融自由化创新、影子银行繁荣、资管理财井喷为特征的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迎来分水岭。

他们认为,收紧的趋势在今年将尤为突出,目前只是一个开始,只有金融市场真正回归有序才可能迎来监管松绑。


接连出击

据21世纪经济报道,3月29日,银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银行业“违法、违规、违章”行为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45号文),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合规管理,扎严“制度笼子”。

其中提到,为稳健规范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决定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全面开展“违反金融法律、违反监管规则、违反内部规章”(“三违反”)行为专项治理工作。

文件称,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制度存在一些漏洞和“牛栏关猫”现象,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等问题屡查屡犯、屡罚屡犯,必须进行全面治理。通过开展“三违反”行为专项治理,促使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深化合规文化建设,筑牢依法依规依章经营的制度基础和机制保障,消除风险管控盲区,切实做到令行禁止,着力打造“铁的信用、铁的制度、铁的纪律”,确保“不越监管底线、不踩规章红线、不碰违法违规高压线”。

4月10日,银监会发布了6号文《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对十大类风险的具体防控要求,同时又发布了46号文《关于开展银行业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银行自查“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和关联套利”,自查范围涉及多项银行近年来普遍存在的套利和规避监管行为。

今日,银监会又发布《关于切实弥补监管短板提升监管效能的通知》(7号文),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压降风险敞口。

 

杠杆思路强化

路透报道援引银行人士称,当前银行表外理财、同业等业务的隐形杠杆已经很高,且底层资产不明,而在当前刚性兑付未打破、表内表外业务未真正隔离,一旦出现多个资管计划违约,金融体系或会出现“火烧连营”的情况,“金融去杠杆是早晚的事”。

实际上,2013年银行表内外大量增配非标,2015年上半年银行理财输血股市,而2015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存单大量发行,银行同业套利再度卷土重来,而地产各类融资高增,增加了系统性风险。

资料来源:Wind 海通证券研究所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认为,6号文和46号文出台是“防风险、去杠杆”思路的进一步强化。背后是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利差收窄,为了增厚盈利,银行近年来规模大幅扩张,通过同业套利、绕道监管等方式来配置高收益资产。

具体来看,6号文提出了对十大类风险的具体防控要求,集中在以下方面:资产信用风险、流动性管理、债券投资、同业业务、理财业务、房地产融资、地方债务风险、互联网金融、跨境业务风险和民间金融风险等。其中,信贷、债券、同业、理财、地产和地方债务等均与近年银行资产配置和套利行为挂钩。

其中要求,各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分别于2017年7月20日和2018年1月20日前,向监管机构报告本机构上半年和全年相关工作进展。这意味着上半年有约3个月的整改时间。

46号文则剑指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和关联套利,姜超认为,值得关注的是监管套利和空转套利治理:

  前者指银行违规操作或绕道来满足信用风险、资本充足率、流动性和其他指标考核,以及违反宏观调控、违反风险管理、利用不正当竞争和增加企业融资成本的各种套利行为,后者指信贷空转、票据空转、理财空转和同业空转的套利行为。

46号文规定,2017年6月12日前,各机构提交自省报告,2017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检查和问题整改工作。

姜超认为,相较于6号文对十大风险的管控,46号文直接指向2015年以来盛行的同业套利和同业扩张,涉及银行、理财、存单和委外,如果严格实行,将对银行特别是中小行、理财和非银机构造成较大影响。

与46号文类似,45号文要求机构自查和监管检查的业务范围均为2016年末有余额的各类业务,必要时可以上溯或下延。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汇总分支机构自查情况基础上,于2017年6月12日前将自查报告报送监管部门。2017年11月30日前,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全面完成自查、“上查下”以及监管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和问责工作,并形成报告报送监管部门。


金融创新迎来分水岭

6号文和46号文部署10大重点风控领域,涉及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同业业务、房地产风险、地方债务风险等方面,国君固收分析师覃汉称,这标志着自2012年以来,以金融自由化创新、影子银行繁荣、资管理财井喷为特征的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迎来分水岭。

覃汉表示,46号文附件中发布的近百项规避监管套利自查内容,直指近年来“金融创新”的各项核心业务模式,这让银行和债市对这轮监管防风险风暴更加重视。他称:

  过去几年,理财是银行最主要的表外资产,受监管约束小,成为非标、票据、委外债券投资等迅猛扩张的影子银行领域,监管新政标志着理财过度繁荣与过度杠杆趋势将被遏制,预计不少中小银行理财尤其同业理财规模面临大幅缩水。

  新政要求严控同业业务增量,对批发性融资高的银行实行“一对一”贴身盯防,督促控制规模;做实穿透管理,要根据基础资产性质,准确计量风险、足额计提资本与拨备,禁止多层嵌套。这标志着,不少股份行和城商行依靠“同业激进扩张+大规模委外与非标”模式将遭遇全面清理与退潮,过去3年驱动债券牛市核心的资管需求持续收缩,高风险偏好资金活跃度将明显下降,场外杠杆也将大幅降低,对于中低评级信用债、私募债等冲击尤为猛烈。

在这一轮银行监管风暴冲击下,影子银行势必会全面退潮。覃汉甚至表示,部分中小银行在未来1-2年面临资产负债表的坍塌式收缩。

这也无疑会波及整体经济。覃汉称,监管新政对同业、理财、投资业务全面收紧,严格限制信贷和不良出表,广义信贷扩张面临持续放缓,在整体去杠杆环境下,经济有一定下行风险。

姜超也表示,6号文和46号文的出台是“防风险、去杠杆”的进一步深化,对于经济而言,地产融资收紧将带来地产销量和投资的下滑,三四线城市火爆持续性不足,而地方债务融资规范也将扼制地方投资冲动,预计17年下半年到18年地产和经济下行风险仍大。


监管收紧可能刚刚开始

尽管风暴猛烈袭来,但分析师认为,收紧的趋势在今年将尤为突出,目前只是一个开始,应当警惕更全面的协同监管政策落地。

华创债券屈庆、周冠南表示,整体来看,今年势必成为银行体系的监管大年,过去两年内快速发展的同业链条将面临非常严格的监管,无论是在负债端还是资产端都将出台针对性的监管要求,且直接通过行政化的监管方式进行管理。

具体来看,他们表示:

    一是负债端同业存单的发行将受到更严格的管理,未来发行规模将被动下降;

    二是委外投资的资产端将严格穿透管理,表外理财的资产端将进一步“表内化”管理;

    三是通过资管产品的多层嵌套延长同业链条,进行监管套利的行为将受到严格限制;

    四是债券投资的杠杆操作将受到严格管理。

监管的严格执行将使得银行被动去杠杆的速度加快,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银行出于监管压力收缩同业链条,资产端也将同步收缩,带来债券市场的抛压。屈庆团队称:

    从我们的调研中可以发现,近期银行委外产品已经出现收缩趋势,未来收缩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对于债券市场而言,监管利空可能才刚开始,“利空出尽”远未到来。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也表示,近7个月来的监管层的表态和出台的政策都表明,中短期来看政策层对金融市场的整顿都将是大势所趋,也许只有金融市场真正回归有序才可能迎来监管松绑。